明代进士的科举考试

科举制度的产生,是由唐朝晚期士大夫改革门第制度所引起的。经过了几个王朝的完善与发展,到了唐朝后期,科举制度基本完成。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健全,“乡荐”等新制度的引入,使得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科举考试的民主性进一步提高。

明朝进行科举考试是非常严格的,一次科举考试的分为两部分——会试和殿试。前者是在府、州、县策学博士院进行,后者则是在天子和宰辅的监考下在紫禁城举行。进士考试每三年一次,笔试之前,除要通晓《五经》,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魏书》、《晋书》、《南北史》等历史经典也要非常熟悉。据记载,“百万军备于时,矢石雨下,俱不障道”从而可以看出当时人的备考之努力。

对于考生来说,科举考试也是非常严峻的挑战,除了面临着漫长的备考时间,还要在考场上面对种种的诱惑,例如买官请托等,这就考验了一个考生的拒绝诱惑的毅力。不过,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进士,例如郑板桥、吴中四杰等等,他们用自己的才华为明朝的开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在现代的背景下,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,但是科举留下的文化遗产却与我们分不开。毕竟,科举考试是中国数千年来选拔人才的一大经验和财富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