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”这句至今广为传唱的名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,后成为了一个词牌名——《春花秋月何时了》。
它起源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《采花宝鉴》记载,唐代李白所作《落日忆山东诸公》因“春草秋霜”二语而与“春月秋花”相对应,后人就赋予它了固定的词牌名称。《唐音百话》中也有记载,称之为“秋月倚楼词”。到了宋代北宋吕本中所撰《律诗九十九则·春夜喜雨》“凭轩眺物在,感悟一宵之”,则表述为“春眠秋思之词调”。这一词牌的发展到元代时已成为一种成型的文艺形式。
《春花秋月何时了》一词牌的主题大多是爱情、离别、怀旧等,用苍凉、深情之笔咏叹美景,表达对故人亲友的思念之情。
如辛弃疾《水调歌头·减字木兰花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:“君若扬路尘,妾若浊水萍,浮萍一道开,随风任西东。
欲上青天揽明月,
待到夜深人静时。
两个情人在相思之余,孤独地思念着对方。种种美好与感伤,在这句电影般的词中得到了最为淋漓的演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