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思广益:道听途说的由来

讲起来道听途说这个成语,大家想到的主要是指人互相听来的口耳相传的难以确认的话,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本意,今天由我们慢慢道来。

道听途说,最早源自三国时期吴国人士所著的《吴书》。《吴书》记载:东晋末年,著名战争家、晋代名士之一的苏峻,在众人中提起了一句话:“若养虎贻患,不如遗之冀州”,这句话的意思是“像饲养老虎一样留下了祸根,不如把他带到冀州去”,其实其中并没有包含半点对听众的指令的意思。

然而当时的阉人王导,由于安插在其他人之间,苏峻的话只由王导独自一人听取,却没想到,王导一听马上就拔腿跑到了涂山说:“苏峻认为,王温之就是养虎贻患,不如遗之冀州。” 刘几不经意地听到之后就披甲上阵,前去打王温之,一时间群情汹涌,人心惶惶

最终因为苏峻的计划被王衍识破,被抓捕,王导的传话被确认很有问题,也正是因为如此“道听途说”这个词汇成为人们常用的一个成语了。

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