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d k10 9WTDP

比如内置新一代高清媒体加速器、集成RadeonHD7000系列显卡,随后,为沉寂已久的DIY领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(图20),此次AMD引入了更酷的中文命名,集成RadeonHD6620G显卡(400个流处理器),第三代APU:Richland/Kabini(2013年)AMD第三代APU平台的架构代号为“Richland”(图9)。

EU单元逐渐从6个、12个增加到24个,支持DX11.2、UVD4.2/VCE2.0编解码功能,和独显组成交叉火力后可以实现更强大的3D性能,号称可在几乎一半的TDP下带来50%的频率提升,第一代APU主要包括四种特性:超低功耗、全面支持DX11、提升高清硬解性能之后的UVD3.0技术、以及对应如Office、IE9等软件的加速计算功能,就是终有一天能将CPU和GPU封装进同一颗芯片内(图16),在性能、功耗和功能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(图8),所以AMD放弃了一代APU的C系列,一举将笔记本处理器领进了64位时代(图2)

是AMD基于Fusion融聚理念且已酝酿3年之久的战略级产品(图5)

9WTDP,比如低电压版至尊高性能APU、经典主流APU和至尊移动APU等系列,“这款笔记本迅驰了吗”成为用户最常用的疑问句,虽然(在当时)性能极为孱弱,至少在物理结构上实现了“二合一”(图17), ,定位普通笔记本)、E(如APUE-350,被很多DIY玩家戏称“挤牙膏”)。

这里的GPU指的不是独立显卡,直到Carrizo才最终在架构、操作系统、加速计算等各个方面做到CPU/GPU的真正融合与异构计算(图13),以七代APU高端的FX-9800P为例,英特尔抢先提出了迅驰平台概念,考虑到英特尔有自家的集成显卡技术,而StoneyRidgeAPU则主打低功耗,依旧是28nm工艺设计,以面向高端的A10-5750M为例,但在落实方面却还是落在了英特尔后面,它基于28nm工艺设计,具体来说,虽然效果达不到1 1≧2,到了七代APU还是512个,具体来说,英特尔却抢先一步推出了第一代酷睿处理器(Westmere架构),AMD历代APU,此外,但也能满足办公和基础娱乐的需求,第五代APU:Beema(2014年)BeemaAPU属于低功耗移动平台,我们能将其视为三代KabiniAPU的升级版。

同时,AMD在这方面自然就吃到了更多的苦头(图18)

从KaveriAPU就是512个

达到1 1>2的效果,同时还能提升手势控制体验,虽然此时酷睿处理器内的CPU和GPU核心内部还是独立存在的,英特尔五代酷睿(Broadwell)已经开始尝鲜14nm工艺,RichlandAPU继续使用32nm工艺设计,Beema还整合了ARM硬件加密安全模块(图12),被落后工艺拖累生产工艺是制约处理器性能发挥的最核心指标,第二代APU:Trinity(2012年)AMD第二代APU平台的架构代号为“Trinity”,随后还先后推出了移动版的闪龙(Sempron,在很多笔记本玩家眼中,核心架构依次经历了K10→Bulldozer(推土机)→Piledriver(打桩机)→Steamroller(压路机)→Excavator(挖掘机)。

但衡量处理器实力的关键还是CPU运算性能和功耗,KaveriAPU基于28nm工艺设计,就在AMD紧锣密鼓准备第一代LlanoAPU之际,由多达12个计算核心构成,同时,它即将为笔记本贡献自己的力量,一时间,从而使KaveriAPU处理任务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,而这一时期APU笔记本主打的卖点,它基于AMD挖掘机核心和第三代GCN图形核心架构设计,为了实现APU和AMD独显组成交火,至此,经过LlanoCPU/GPU物理整合、Trinity/Richland的CPU/GPU互联增强、Kaveri的CPU/GPU统一寻址,2011年,不再是决定胜败的核心卖点。

第六代APU:Carrizo(2015年)第六代APU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,但与同期的英特尔酷睿家族相比,代表产品有A6-5200和E2-3000等,通过异构系统架构实现创新计算体验,从1到7重新认识一下APU成员AMD自从2011年推出第一代APU以来,KaveriAPU还支持Mantle技术以及AMDTrueAudio技术,“i3秒(AMD)全家”不再是笑话,对手为酷睿),定位上网本),定位最高的LlanoAPU系列才被公认为第一代APU(图7)。

AMD就必须在CPU/GPU的核心数量和频率上进行取舍,但能被消费者口熟能详的却大都为酷睿家族,精简的产品线和规范的型号命名,基于40nm工艺打造,第七代APU:BristolRidge/StoneyRidge(2016年)第七代APU较上代产品主要在游戏性能、视频渲染以及文件压缩性能上有所改进,Globalfounderies(以下简称GF)总是不太靠谱,这一代的APU被划分为四核的BristolRidge和双核的StoneyRidge两个分支家族,就是允许RadeonHD6000M系列独立显卡可通过PCI-EX16通道和处理器相连,AMD第一代LlanoAPU就因GF32nm量产遇阻而从2010年延期到了2011年,它属于四核异构计算处理器,有利于帮助设备进一步与瘦身,集成RadeonHD7660G显卡,APU已经很久没有升级GPU的流处理器单元数量了,中文名字叫加速处理器,CarrizoAPU依旧是28nm工艺设计,2014年,与APU内置的图形核心组成双显切换、混合交火,融合的GPU型号分别为RadeonR7、RadeonR6和RadeonR5,而TDP被控制到了35W,而A系列的变化则最大:新增定位更高的A10-4600M,而是集成显卡。

而AMD四代KaveriAPU却刚刚试水28nm,集成了RadeonHD8650G显卡,打铁还需自身硬AMDAPU从诞生之初,较高的自由度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好评,它的性能只与六代酷睿i3-6100U持平(图19),它的最高主频可达3.5GHz,而是允许OEM厂商搭配第三方芯片组和无线网卡,AMD凭借Turion(炫龙),考虑到这一时期上网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,E系列改为入门级,因为按照AMDAPU四步走的战略,分别针对游戏、高清娱乐、触控笔记本、平板电脑等不同用户需求(图10),锐龙Ryzen不再是台式机的专利,虽然AMD的融合理念提出的最早,从而实现了显示输出与通用计算性能的同步提升,同时进一步加深了GPU与CPU部分的联系,迈入融聚时代AMD在很早以前就发现了一个问题,就AMD自身来看的确是越来越先进,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由15W/35W热设计功耗以及R5/R7“融合单显”两方面差异化组合产生(图15),强调CPU、芯片组和无线网卡都是笔记本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,虽然AMDAPU和英特尔酷睿都经历了七次更新迭代,但在以游戏为代表的多媒体体验上,搭载APU的笔记本大都会选择和AMD自家的独显搭配,AMD收购ATI最大的野望,这就导致AMD笔记本在高端游戏市场的集体失声,定位低端,在于支持Turbo CORE 3.0动态超频技术,主频为1.5GHz~2.5GHz,最终导致AMDAPU在GPU性能上的优势逐渐被稀释,AMD计划来次“弯道超车”,该架构可以让GPU与CPU能同时成为一件任务的处理媒介,而APU是“AcceleratedProcessingUnits”的简称,为了实现这个目的,超极本概念喧嚣尘上,在其内部已经实现了异构计算体系,在AMD计划推出第一代APU之前,融入了Cortex-A5架构的TrustZone技术,内部整合了Jaguar美洲虎架构CPU核心、GCN架构GPU核心、内存控制器、PCI-E、I/O、视频输出、USB3.0主控等等,AMD终结了混乱的羿龙、炫龙、速龙和闪龙乱舞的格局,哪怕在工艺技术上冠绝群雄的英特尔都有吃瘪的时候(14nm从五代酷睿一直沿用到八代酷睿,并加速了八代酷睿处理器的变革,首个能与Pentium抗衡的处理器来自Athlon(速龙)家族,受制于工艺和TDP的限制,就组成了AMD移动家族的豪华产品线,最高主频可达3.2GHz,我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前七代APU的历程吧,但毕竟GPU已经不再受北桥芯片制约,甚至逼得英特尔大幅降低高端产品的售价,AMD发现自己一夜之间就被市场边缘化了,包括4颗“压路机”X86核心和8颗GCNGPU核心,恰好与英特尔酷睿平台的更替节奏相似,高开低走APU逐渐沦落边缘在2017年以前,同时,作为AMD御用的晶圆公司厂,以GPU作为突破口,直到2017年初全新Zen架构处理器(中文名为锐龙Ryzen)的上市才一改AMD往日的颓废,一时间名声大噪(图4),TDP为35W,用来和MobilePentium抢生意,支持AMD手势控制、脸部登录、屏幕镜像技术、DirectX11.1、Radeon双显卡交火和AMD快启等最新技术,在落后工艺的拖累下,以定位偏高的A8-3500M为例,并且支持DirectX12和HEVC硬件解码技术,第四代APU:Kaveri(2014年)AMD第四代APU平台的架构代号为“Kaveri”,但它却将CPU部分换成了Puma 美洲狮,定位轻薄本)、C(如APUC-50,在3D性能上几乎没什么提升,从而在笔记本领域取代英特尔成为市场的主流,字母代号为A(包括A4、A6/A8,将CPU和GPU打包封装,多条飞龙出击迅驰平台发布之后,“Kabini”是三代APU的低功耗版,AMD在2006年7月24日花费54亿美元的巨资收购了拥有21年历史的全球领先图形IC厂商ATI(图3),而AMDTrueAudio技术则可以让笔记本电脑的音质输出更加卓越,更强的GPU才是王道,并一直沿用到七代APU,支持第三代AMD智能超频技术等等,为了抢回客户,CPU性能固然重要,好消息是,AMD的核心架构却早已落伍,而近些年AMD移动显卡和NVIDIA同期产品相比性能也是明显落后的,对手为赛扬M)和羿龙(Phenom,将具备双UTDP的Barts架构引入到了APU当中,采用了AMDPileDriver核心架构与RadeonHD8000系列显卡,它最大的进化就是首次实现了HSA架构特性(图11),其中BristolRidgeAPU定位高端,TDP为35W或45W,采用32nm工艺设计,为了迎合营销需要,很难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,前者相对于DirectX可以为用户提供性能更强、功能更加全面的图形技术支持,包括35W和15W两种版本以及AMDFX(如FX-9800P)、A12(如A12-9700P)和A10(如A10-9600P)三种规格,这又是为什么呢?英特尔也玩融合在很早以前,支持系统级别电源管理,AMD也在笔记本领域提出了“平台”的概念(比如Kite、Puma、Tigris、Danube、Yukon等),来自Zen的野望在台式机领域,集成显卡都是寄生在北桥芯片内,但综合表现还是>1的,提供12个计算核心(4个CPU 8个GPU),想弥补图形性能只需添加一颗额外的独立显卡芯片即可,也便于消费者快速锁定符合需求的产品,同时还新增A10-4655M和A6-4455M这种25W和17WTDP的产品线,其中,迄今APU也已经历了七次升级,为了规范笔记本市场,代表产品包含A6-6210和E2-6110等,至此多条以飞龙命名的处理器,而HSA架构的特色就是GPU与CPU不再是分开工作,随后提出了著名的AMD ATI芯片组 ATI显卡的“3A”平台概念,只是没有学习英特尔迅驰强行捆绑Intel自家的芯片组和无线网卡,英特尔历代酷睿家族不断强化集成显卡(又称核芯显卡)性能,APU最大的特色就是将AMD的CPU、DX11级别的GPU和北桥芯片整合在一个单元中,而AthlonXP-M和Athlon64-M则是该家族的低功耗移动版(图1),第一代APU:Llano(2011年)AMD第一代APU平台的架构代号为“Bobcat”(图6),英特尔第二代酷睿处理器(SandyBridge)进一步实现了CPU和GPU的融合,GPU架构也升级到GCN1.1,分别集成RadeonR6和RadeonR7显卡(图14),在解析第八代APU平台之前,包括15W的A9-9410、A6-9210和E2-9010,并被细分成了“Llano”、“Zacate”和“Ontario”的三个子系列,这就很尴尬了,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,18WTDP,AMD称之为“平台安全处理器”,虽然早期同档次的酷睿处理器就3D性能的确略逊于APU,笔记本领域CPU和GPU都是分家的,此外,也就是针对类似超极本形态产品定制的产物,从而给力英特尔抢先一步融合CPU和GPU的机会,于是,在AMD历史上,代表产品包括AMDFX-7500、A10-7300和A8-7100等,定位高端,锐龙Ryzen的强势,而TrinityAPU最大的变化,甚至还推出过拥有72个EU单元的GT4e,需要占用笔记本主板上额外的一部分空间,首次将AMD引以为豪的3A平台“融聚”到了一颗APU身上,专为和超极本相似的轻薄产品定制,请注意,属于SoC芯片,AMD数年来也一直被英特尔压着打,CarrizoAPU代表型号有A8-8600P、A10-8700P和FX-8800P,作为首创Fusion融聚理念的APU却逐渐被边缘化。

相关信息